使用Linux pgAdmin进行SQL查询的技巧
EXPLAIN(或EXPLAIN ANALYZE获取实际性能指标)命令,查看查询的执行路径(如是否使用索引、表连接顺序)。通过分析输出,可识别全表扫描、索引未使用等性能瓶颈,针对性调整查询或索引。WHERE、JOIN、ORDER BY子句中频繁使用的列创建索引(如CREATE INDEX idx_column ON table_name(column_name)),避免全表扫描。注意:避免在索引列上使用!=、<>、NOT操作符(会导致索引失效);避免过度索引(过多索引会增加插入/更新开销);定期使用REINDEX重建碎片化索引。JOIN代替子查询(如SELECT a.* FROM table_a a JOIN table_b b ON a.id = b.a_id比子查询更高效);用UNION ALL代替UNION(UNION ALL无需去重,性能更高);避免SELECT *,只查询所需列(减少数据传输量);使用LIMIT和OFFSET分页(如LIMIT 10 OFFSET 20获取第3页数据),限制结果集大小。WHERE子句中对索引列进行函数运算(如WHERE UPPER(name) = 'JOHN'),这会强制数据库进行全表扫描;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OR连接未索引的列(如WHERE status = 'active' OR age > 30,若age无索引,会全表扫描)。.sql格式),避免意外丢失。.sql文件),通过pgAdmin的“查询工具”→“执行脚本”运行;或使用pgAdmin的宏功能(录制一系列操作),一键完成重复步骤。VACUUM命令清理表中的“死元组”(已删除或更新的行),释放存储空间;ANALYZE命令更新表的统计信息(如行数、数据分布),帮助查询优化器生成更优的执行计划。可通过pgAdmin的“维护”选项卡手动执行,或配置autovacuum自动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