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理不必要的缓存文件
清理APT缓存是释放磁盘空间、减少不必要占用的基础操作。使用sudo apt clean删除/var/cache/apt/archives/目录下的所有已下载软件包;sudo apt autoclean清理不再可用的旧软件包缓存;sudo apt autoremove删除不再被任何软件包依赖的孤立依赖包。此外,可使用bleachbit工具清理系统临时文件、日志等无用缓存,进一步释放空间。
二、优化文件系统缓存配置
文件系统缓存(如VFS索引节点缓存、目录缓存、缓冲区缓存)对提升IO性能至关重要。可通过调整内核参数优化其行为:
/etc/sysctl.conf文件,设置vm.dirty_background_ratio=5(后台脏页比例,触发内核异步刷盘的阈值)、vm.dirty_ratio=10(前台脏页比例,强制刷盘的阈值)、vm.vfs_cache_pressure=50(控制vfs缓存回收的活跃度,值越大回收越积极)。修改后执行sudo sysctl -p使配置生效。/etc/fstab中为ext4文件系统设置noatime,nodiratime(不更新文件/目录访问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元数据写入;若使用SSD,可添加discard选项启用TRIM功能,提升SSD寿命和性能。三、配置应用程序级缓存
针对常用服务配置缓存,可显著减少重复计算和IO操作:
/usr/nginx/cache/webpages),在配置文件中添加proxy_cache_path、proxy_cache_valid等指令,缓存静态资源或动态内容,减少后端服务器负载;Apache可使用mod_cache模块实现类似功能。sudo apt install php-memcached),将PHP会话、数据库查询结果等缓存到内存中,降低数据库访问频率。例如,WordPress可通过wp-config.php配置Memcached服务器地址,提升页面加载速度。四、引入分布式或本地缓存系统
对于高并发场景,可使用分布式缓存提升缓存容量和可用性:
sudo apt install redis-server)或Memcached(sudo apt install memcached)服务器,配置应用程序(如PHP、Python)连接缓存服务器,缓存热点数据(如用户会话、商品信息)。Redis支持持久化、主从复制等功能,适合对数据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Memcached适合简单的键值缓存。sudo apt install apt-p2p),修改/etc/apt/sources.list文件,在软件源URL前插入localhost:9977(如deb http://localhost:9977/debian stable main),启动服务(sudo systemctl start apt-p2p)。局域网内的机器可从本地缓存下载软件包,减少对外部源的带宽占用和下载时间。五、调整内核内存管理参数
通过调整内核参数,优化内存分配和回收行为:
vm.swappiness控制内核将内存数据交换到Swap空间的倾向(范围0-100,默认60)。对于内存充足的服务器,可设置为较低值(如vm.swappiness=10),减少Swap使用,提升内存访问速度;对于内存紧张的服务器,可适当调高该值,避免内存耗尽导致系统崩溃。修改/etc/sysctl.conf后执行sudo sysctl -p生效。noop或deadline调度器(echo noop > /sys/block/sda/queue/scheduler),减少调度开销;HDD设备可使用cfq调度器(默认),优化顺序读写性能。六、监控缓存使用状态
定期监控缓存使用情况,及时发现性能瓶颈:
free -m命令查看内存使用情况(包括缓存、缓冲区的占用量);vmstat 1监控系统整体性能(如IO等待、内存回收情况);top或htop查看进程级内存占用,识别占用过高内存的进程。nginx -t测试配置文件语法,nginx -s reload重载配置;对于Redis,可使用redis-cli info查看缓存命中率、内存使用量等指标,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缓存策略(如增大缓存容量、优化过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