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Redis配置中关键参数及其核心作用:
maxmemory
:限制Redis最大可用内存,避免OOM,需根据服务器内存设置并预留20%-30%给系统。maxmemory-policy
:内存淘汰策略,生产环境推荐allkeys-lru
(淘汰所有键中最近最少使用的)或volatile-lru
(仅淘汰带过期时间的键)。appendonly
:是否启用AOF持久化,yes
表示开启,确保数据可靠性,适合对数据丢失敏感的场景。appendfsync
:AOF同步策略,everysec
(每秒同步)是折衷方案,平衡性能与数据安全性。save
:RDB快照策略,如900 1
(900秒内至少1个key变化时保存),可根据业务需求调整频率。bind
:绑定监听IP,生产环境需限制为特定IP(如0.0.0.0
需配合防火墙),避免暴露在公网。port
:监听端口,默认6379,可根据需要修改,避免使用默认端口降低被扫描风险。maxclients
:最大客户端连接数,需根据服务器资源设置(如ulimit -n
),避免连接数耗尽。tcp-keepalive
:TCP保活时间(秒),建议设置为60,检测死连接。io-threads
(Redis 6.0+):IO线程数,通常设置为CPU核心数-1,提升高并发场景下的读写性能。daemonize
:是否以守护进程运行,生产环境必须设置为yes
。slowlog-log-slower-than
:慢查询阈值(微秒),如设置为10000(10毫秒),用于监控和优化低效命令。requirepass
:设置连接密码,避免未授权访问,生产环境必须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