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Linux K8S的安全策略有哪些

小樊
51
2025-09-08 16:39:22
栏目: 智能运维

Linux K8S的安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集群组件安全配置

    • 定期更新K8S版本及节点操作系统,修复安全漏洞。
    • 限制API Server、Kubelet等服务的网络访问,仅允许可信IP连接。
    • 启用TLS加密,保障组件间通信安全。
  2. 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

    • 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通过角色、集群角色及绑定机制,精细化控制用户/服务账户对资源的操作权限,遵循最小权限原则。
    • 禁用默认的cluster-admin角色,按需分配最小必要权限。
  3. 网络隔离与流量控制

    • 网络策略(Network Policy):通过标签选择器定义Pod间、Pod与外部网络的通信规则,默认拒绝所有流量,仅允许必要通信。
    • 使用支持网络策略的CNI插件(如Calico、Cilium)实现流量隔离。
  4. 镜像与容器安全

    • 使用私有镜像仓库,避免公共仓库的恶意镜像风险。
    • 定期扫描镜像漏洞,禁止未通过安全检查的镜像运行。
    • 通过Pod Security Policy(PSP,K8S 1.21前)或替代方案限制容器权限,如禁止特权模式、限制Linux能力。
  5. 操作系统与主机安全

    • 强化节点主机安全,如禁用非必要服务、配置防火墙规则。
    • 使用非root用户运行容器,限制容器对宿主机资源的访问。
  6. 审计与监控

    • 启用K8S审计日志,记录API调用及资源操作,便于追踪异常行为。
    • 结合Prometheus、Grafana等工具监控集群状态,及时发现安全威胁。
  7. 其他安全措施

    • 使用Service Mesh(如Istio)实现流量治理和安全策略统一管理。
    • 通过污点(Taints)和容忍度(Tolerations)控制工作负载调度,隔离敏感节点。

参考来源:

0
看了该问题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