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驱动编程中,内存管理是一个关键部分,因为它涉及到如何有效地分配、使用和释放硬件资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存管理策略:
kmalloc() 和 kfree()
kmalloc(size, flags):用于在内核空间分配连续的内存块。kfree(buffer):用于释放之前通过kmalloc()分配的内存。vmalloc() 和 vfree()
vmalloc(size):用于在内核空间分配非连续的内存块。vfree(buffer):用于释放之前通过vmalloc()分配的内存。ioremap() 和 iounmap()
ioremap(start, size):将物理地址映射到内核虚拟地址空间。iounmap(virt_addr):解除之前通过ioremap()建立的映射。页表和TLB
访问控制
access_ok()检查用户空间的访问权限。引用计数
kref)来跟踪资源的使用情况,并在不再需要时自动释放。延迟释放
设备内存映射
ioremap()将设备的物理地址映射到内核虚拟地址空间,以便可以直接访问设备寄存器。用户空间映射
mmap()系统调用将设备内存映射到用户空间,使得应用程序可以直接访问硬件资源。缓存友好
DMA缓冲区
内存分配失败处理
kmalloc()或vmalloc()时,检查返回值是否为NULL,以处理内存分配失败的情况。内存泄漏检测
kmemleak来检测和定位内存泄漏问题。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kmalloc()和kfree()进行内存分配和释放: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slab.h>
static struct my_struct {
int data;
};
static struct my_struct *my_ptr;
static int __init my_init(void) {
my_ptr = kmalloc(sizeof(struct my_struct), GFP_KERNEL);
if (!my_ptr) {
pr_err("Failed to allocate memory\n");
return -ENOMEM;
}
my_ptr->data = 42;
pr_info("Memory allocated successfully\n");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my_exit(void) {
kfree(my_ptr);
pr_info("Memory freed successfully\n");
}
module_init(my_init);
module_exit(my_exit);
MODULE_LICENSE("GPL");
MODULE_AUTHOR("Your Name");
MODULE_DESCRIPTION("A simple Linux module demonstrating memory management");
通过合理运用上述内存管理策略,可以确保Linux驱动程序的高效、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