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buntu上使用Postman进行API监控步骤如下:
-
安装Postman
-
创建API监控集合
- 打开Postman,点击「New」→「Collection」,命名并保存(如「API_Monitor」),用于组织监控请求。
-
配置监控请求
- 在集合中添加请求,设置方法(GET/POST等)、URL、请求头(如Authorization)、请求体(JSON格式)等。
- 可使用「Tests」标签页编写断言脚本,验证响应状态码、数据格式等(如
pm.test("Status is 200", function () { pm.response.to.have.status(200); });
)。
-
设置监控任务
- 点击顶部「Monitor」→「Create Monitor」,填写监控名称、描述,选择执行频率(如每5分钟一次)和持续时间。
- 在「Settings」中配置通知方式(如邮件),以便异常时及时告警。
-
启动监控并查看报告
- 点击「Save and Run」启动监控,Postman会按设定频率执行请求,生成包含响应时间、状态码、错误率等指标的报告。
进阶技巧:
- 环境变量:在「Environments」中配置不同环境(开发/测试/生产)的变量,方便切换。
- 自动化集成:结合Newman工具将监控集合导出为脚本,集成到CI/CD流程中。
注:确保目标服务器可承受监控负载,避免影响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