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在Debian上优化Redis的关键步骤,涵盖配置、内存、性能及监控等方面:
修改配置文件
编辑 /etc/redis/redis.conf,核心参数包括:
maxmemory(建议为物理内存的60%-80%),选择淘汰策略如 allkeys-lru。tcp-backlog(高并发场景可设为1024)、timeout(空闲连接超时,如300秒)。启用系统级优化
echo never > /sys/kernel/mm/transparent_hugepage/enabled。/etc/sysctl.conf):vm.overcommit_memory=1 # 允许内存超额分配
net.core.somaxconn=65535 # 增大连接队列
选择高效数据结构
hash-max-ziplist-entries 512)。控制Key大小与过期时间
多线程与IO优化
io-threads 4,通常设置为CPU核心数-1)。jemalloc-bg-thread yes)。批量操作与Pipeline
MGET/MSET 替代单Key操作,或通过Pipeline批量发送命令,减少网络往返。避免大Key与复杂命令
SORT、SINTER 等高复杂度命令的使用。主从复制与哨兵
replicaof),提升读性能和可用性。集群部署(大数据量场景)
实时监控
redis-cli --stat 或 INFO 命令查看内存、连接、命中率等指标。SLOWLOG 分析慢查询(设置阈值如10毫秒)。定期维护
redis-cli --scan --pattern "*" | xargs redis-cli del(谨慎使用)。MEMORY PURGE 命令,Redis 4.0+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