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ileZilla客户端中,通过增加最大同时连接数提升传输效率。操作路径:编辑→设置→传输→传输设置,将“最大连接数”从默认的2调整为10(可根据网络带宽适当增减)。并行传输能同时处理多个文件,显著减少总传输时间。
被动模式(PASV)对NAT或防火墙环境更友好,避免主动模式下的连接失败问题。操作路径:编辑→设置→传输→传输模式,选择“被动模式”;或在连接属性中手动切换。被动模式下,客户端主动连接服务器端口,兼容性更好。
ufw需放行21端口及被动模式端口范围);FileZilla Server设置→传输→被动模式中配置端口范围(如14140-14146),并在服务器防火墙中放行该范围端口,避免被动模式连接被阻断。传输设置中的“速度限制”选项,确保未勾选“启用速度限制”,避免人为降低传输带宽;编辑→设置→连接中,将“超时(秒)”设置为0,防止因闲置导致连接超时中断,保持传输连续性。大量小文件传输时,打包压缩是关键。使用tar或zip将多个小文件合并为大文件(如tar -czvf files.tar.gz /path/to/small_files),传输后再解压,减少控制命令传输次数和网络开销。此方法对小文件传输效率提升显著。
FileZilla Server设置→传输→连接中,将“最大同时传输数”提高至10,允许更多文件并行传输;传输→安全→启用TLS),设置复杂管理密码(避免弱密码攻击);配置用户认证策略(如连续5次登录失败封锁IP),减少恶意攻击对传输的影响。通过调整Linux内核参数提升网络性能。编辑/etc/sysctl.conf文件,添加或修改以下参数:
net.core.somaxconn = 1024 # 增加监听队列长度,避免连接被拒绝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8192 # 提高SYN队列大小,提升并发连接能力
net.ipv4.tcp_tw_reuse = 1 # 允许复用TIME-WAIT状态的连接,减少资源占用
修改后执行sysctl -p使配置生效。
对于大数据量或定期同步场景,SCP(基于SSH加密)或rsync(支持增量同步)比FileZilla更高效。例如:
scp -r /local/path user@remote:/remote/path;rsync -avz --progress /local/path user@remote:/remote/path(-a归档模式,-v显示进度,-z压缩传输)。两者均能充分利用SSH带宽,减少传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