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使用GNOME(CentOS 7)或KDE(CentOS 8)等桌面环境,可通过文件管理器直观清理回收站:
Ctrl+E快捷键)。命令行是最常用的清理方式,需根据用户类型选择对应路径:
当前用户的回收站默认存储在~/.local/share/Trash/目录下,包含两个子目录:
files/:存放实际删除的文件;info/:存放文件元数据(如删除时间、原路径)。rm -rf ~/.local/share/Trash/files/* # 删除files目录下所有文件
rm -rf ~/.local/share/Trash/info/* # 删除info目录下所有元数据
说明:~代表当前用户家目录(如/home/username),-rf参数表示强制递归删除(无确认提示)。
若需清理系统中所有用户的回收站(如服务器场景),需访问系统级回收站目录:
sudo rm -rf /var/spool/Trash/files/* # 删除所有用户的files目录内容
sudo rm -rf /var/spool/Trash/info/* # 删除所有用户的info目录内容
注意:sudo用于提升权限,执行前需确认目标目录路径(部分系统可能将系统回收站放在/root/.local/share/Trash/)。
trash-cli是一个命令行工具,提供更灵活的回收站管理功能(如查看、恢复、彻底删除)。
安装工具:
sudo yum install trash-cli # CentOS 7及以下
sudo dnf install trash-cli # CentOS 8及以上
常用命令:
trash-empty(默认清空所有已删除超过30天的文件,可指定天数,如trash-empty 0清空全部);trash-list(显示文件名、删除时间及大小);trash-restore(按提示选择需恢复的文件);trash-rm ~/.local/share/Trash/files/<文件名>(直接删除指定文件,无恢复可能)。rm -rf命令会永久删除文件,操作前务必确认路径正确,避免误删系统或个人重要文件。/var/spool/Trash/)或他人用户回收站时,需使用sudo提升权限。通过上述方法,可根据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方式清理CentOS系统回收站,确保磁盘空间释放或数据彻底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