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系统中,调整缓存大小通常涉及到几个关键方面,包括文件系统缓存、DNS缓存以及应用程序级别的缓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整方法:
查看当前缓存使用情况:
free -h
或者
vmstat 1
调整/proc/sys/vm/dirty_ratio
和/proc/sys/vm/dirty_background_ratio
:
dirty_ratio
:当脏页(已修改但未写入磁盘的页)占总内存的百分比达到这个值时,系统会开始写回脏页。dirty_background_ratio
:当脏页占总内存的百分比达到这个值时,系统会在后台开始写回脏页。例如,将这两个值设置为较低的值可以减少内存中的缓存使用:
echo 10 > /proc/sys/vm/dirty_ratio
echo 5 > /proc/sys/vm/dirty_background_ratio
为了使这些更改在重启后仍然有效,可以将它们添加到/etc/sysctl.conf
文件中:
vm.dirty_ratio=10
vm.dirty_background_ratio=5
查看当前DNS缓存大小:
systemd-resolve --status
调整/etc/systemd/resolved.conf
中的DNS缓存大小:
#DNSStubListener=
行,取消注释并设置所需的端口(通常是53)。#Cache=
行,取消注释并设置所需的缓存大小(例如,Cache=1h
表示缓存1小时)。例如:
DNSStubListener=yes
Cache=1h
修改后,重启systemd-resolved
服务以应用更改: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resolved
不同的应用程序有不同的缓存配置选项。例如,如果你使用的是Nginx或Apache作为Web服务器,可以在它们的配置文件中调整缓存大小。
在Nginx配置文件(通常是/etc/nginx/nginx.conf
)中,可以调整以下参数:
proxy_cache_path /var/cache/nginx levels=1:2 keys_zone=my_cache:10m max_size=1g inactive=60m use_temp_path=off;
在Apache配置文件(通常是/etc/httpd/conf/httpd.conf
或/etc/apache2/apache2.conf
)中,可以调整以下参数:
<IfModule mod_cache.c>
CacheEnable disk /my_cache
CacheRoot "/var/cache/apache2/mod_cache_disk"
CacheDirLevels 2
CacheDirLength 1
CacheIgnoreHeaders Set-Cookie
CacheMaxExpire 3600
</IfModule>
通过以上方法,你可以根据需要调整CentOS系统中的缓存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