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在Linux系统上的安全加固是一个复杂但至关重要的过程,旨在保护数据免受未授权访问和其他安全威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安全加固措施:
操作系统层面
- 最小权限原则:仅授予用户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最低权限,减少系统被非法访问的风险。
- 用户账户管理:创建专用用户和组来管理Oracle数据库,删除不再需要的账户。
- 文件系统保护:对重要系统文件设置不可改变位,防止未经授权的修改。
- 防火墙和端口安全:使用iptables或firewalld配置防火墙规则,仅开放必要的端口,限制不必要的网络访问。
- 安全审计和日志记录:启用数据库审计功能,记录对数据库的所有访问,帮助跟踪潜在的安全问题。
数据库层面
- 数据字典保护:启用数据字典保护,仅允许SYSDBA用户访问数据字典基础表。
- 限制DBA组中的用户数量:使用userdel命令删除多余的DBA组中的操作系统用户,仅保留一个Oracle安装用户。
- 设置数据库口令复杂度:设置所有开启用户的口令长度至少6位,并包括数字、小写字母、大写字母和特殊符号中至少2类。
- 数据库用户口令生存周期:设置账户口令的生存期不长于90天。
- 限制具有数据库超级管理员(SYSDBA)权限的用户远程登录:禁止具有SYSDBA权限的用户从远程登录。
- 网络传输数据加密:使用Oracle提供的高级安全选件来加密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或中间件与数据库之间的网络传输数据。
- 设置最大连接数:根据机器性能和业务需求,设置最大连接数。
其他安全措施
- 使用UEK8内核:Oracle Linux 9.6引入了UEK8内核,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和性能。
- 定期更新和打补丁: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Oracle数据库软件,以修补已知的安全漏洞。
- 物理安全与BIOS配置:设置BIOS密码,防止未经授权的物理访问和启动顺序修改。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显著提高Linux系统上Oracle数据库的安全性,保护数据免受未授权访问和各种网络威胁。建议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渗透测试,以识别和强化系统中的潜在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