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中的漏洞类型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Linux漏洞类型:
-
未授权访问漏洞:
- Nginx路径验证绕过:攻击者可以通过绕过Nginx的路径验证来访问未授权的端点。
- SOAP端点命令注入:攻击者可以通过在SOAP请求中注入恶意命令来执行特权操作。
-
提权漏洞:
- Linux Root提权:攻击者可以利用某些漏洞获取系统的Root权限。
-
内核漏洞:
- Use After Free:使用已释放的内存。
- Null Pointer Dereference:访问空指针。
- Improper Privilege Management:不恰当的权限管理。
- Improper Control of Dynamically-Managed Code Resources:对动态管理代码资源的控制不当。
- Release of Invalid Pointer or Reference:释放无效的指针或引用。
- Improper Handling of Exceptional Conditions:异常条件处理不当。
- Time-of-check Time-of-use (TOCTOU) Race Condition:检查时间和使用时间之间的竞态条件。
- Insecure Default Initialization of Resource:资源初始化不安全。
- Non-exit on Failed Initialization:初始化失败时不退出。
- Unchecked Return Value:未检查返回值。
- Deadlock:死锁。
- Access of Uninitialized Pointer:访问未初始化的指针。
- Loop with Unreachable Exit Condition (‘Infinite Loop’):具有不可达退出条件的循环。
- Divide By Zero:除以零。
- Incorrect Authorization:授权错误。
- Incorrect Type Conversion or Cast:类型转换或类型转换错误。
- Improper Validation of Array Index:数组索引验证不当。
-
Web应用漏洞:
- Drupal漏洞:如
drupal_coder_exec
和drupal_drupalgeddon2
,用于远程命令执行。
-
其他常见漏洞:
- 缓冲区溢出:利用内存缓冲区溢出执行恶意代码。
- 格式化字符串漏洞:攻击者可以通过格式化字符串漏洞执行任意代码。
- 不安全的反序列化:攻击者可以利用不安全的反序列化操作执行恶意代码。
了解这些常见的漏洞类型有助于系统管理员和开发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更新和打补丁、使用安全的编程实践、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