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确API规范需求:Swagger 2(OpenAPI 2.0) vs Swagger 3(OpenAPI 3.0)
Swagger的核心差异在于支持的API规范版本。若项目需兼容传统API设计或使用旧工具链,可选择Swagger 2(对应OpenAPI 2.0);若需利用OpenAPI 3.0的新特性(如更灵活的响应定义、组件复用、更好的云原生支持),则必须选择Swagger 3。例如,OpenAPI 3.0支持$ref片段引用和components模块,能显著提升复杂API文档的可维护性。
2. 结合技术栈选择配套工具
javax.*改为jakarta.*),并通过springdoc-openapi-starter-webmvc-ui依赖实现自动扫描,无需手动配置Docket。3. 优先考虑维护状态与安全性
避免使用已停止维护的版本(如SpringFox 2.x),优先选择活跃维护的版本(如SpringDoc 2.x、Knife4j 4.x)。活跃版本能及时修复安全漏洞(如SpringDoc定期发布安全更新),并获得更好的社区支持。例如,Knife4j是基于SpringDoc的增强UI,提供离线文档生成、接口分组、权限控制等功能,适合企业级项目。
4. 确保环境兼容性
swagger-ui npm包),需确保Node.js版本符合要求(新版Swagger UI需Node.js 12+)。旧版Linux发行版可通过nvm(Node Version Manager)升级Node.js,避免因版本过低导致的安装或运行错误。5. 解决兼容性问题的关键技巧
dependency:tree命令检查冲突(如Spring Boot 3.x与旧版javax.servlet依赖的冲突),并通过exclusions排除旧依赖。swaggerapi/swagger-ui镜像快速部署,通过-v参数挂载本地swagger.json文件,简化配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