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Recycle(回收站/Trash)主要存储以下类型的文件
包括用户通过图形界面(如Nautilus文件管理器)或命令行(如rm命令,未加-f强制删除参数)误删除或不再需要的普通文件(如文档、图片、视频、音频、压缩包等)。这些文件会被移动到回收站的files子目录中,保留原始文件结构和权限,以便后续恢复。
用户删除的文件夹(包括空文件夹和非空文件夹)也会被转移至回收站的files子目录。与文件类似,文件夹内的所有内容会保持原有的层级关系,删除后可通过回收站还原。
在Ubuntu中删除U盘、移动硬盘等外部存储设备的文件时,系统会在设备根目录生成一个隐藏的.Trash文件夹(包含files和info子目录),用于临时存储这些文件。这类文件同样属于回收站管理的范畴,可通过回收站界面恢复,避免直接永久删除。
需注意,回收站(Trash)仅存储已删除但未彻底清除的文件。以下文件虽也属于“垃圾文件”,但不会出现在回收站中,需通过其他方式清理:
/tmp/、/var/tmp/目录下的文件,重启后可能自动清除);~/.cache/、/var/cache/apt/archives/等目录下的缓存包);/var/log/目录下的过期日志)。回收站的核心功能是为用户提供文件恢复的安全缓冲区,避免误删导致的数据丢失。若需清理上述非回收站垃圾文件,可使用apt clean(清理APT缓存)、bleachbit(图形化清理工具)或手动删除对应目录下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