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上进行HDFS迁移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准备工作
- 评估数据量:使用命令
hdfs dfs -du -h /
查看各目录的总数据量,并按业务划分统计各业务的数据总量。
- 制定迁移计划:由于数据量大且带宽有限,建议在文件变化之前按业务、分目录、分批迁移。
- 检查集群状态:确保源集群和目标集群的服务正常运行,特别是HDFS和YARN服务。
- 评估迁移需求:确定迁移的数据量,评估新老集群之间的带宽,并确定最大可用的迁移带宽。
迁移流程
-
扩容ZooKeeper和JournalNode:
- 扩容ZooKeeper:按照一定比例(如5台old+7台new)扩容新集群的ZooKeeper节点,确保高可用性。
- 扩容JournalNode:修改配置文件以包含新加入的JournalNode,并逐一重启JournalNode实例,确保配置被主NameNode识别并使用。
-
迁移NameNode主节点:
- 修改HA配置:在新增的Standby节点上配置HA信息。
- 拷贝数据:将老standby节点的fsimage和edits日志拷贝到新节点。
- 更新配置:将所有DataNode节点的配置更新到新的NameNode节点,并观察DataNode节点是否能成功汇报。
-
迁移DataNode数据节点:
- 扩容DataNode:将新集群的DataNode节点加入到集群中。
- Decommission旧节点:逐步下线老集群的DataNode节点,数据会自动迁移到新节点。
-
滚动重启RegionServer:
- 配置HA:在新机器上新增Hadoop客户端相关的HA配置。
- 启动新服务:逐步启动新机器的RegionServer服务,观察服务稳定性。
- 下线旧服务:逐步停掉老机器的RegionServer服务,并观察服务状态。
-
替换HBase Master节点:
- 备份元数据:确保HBase Master节点的周期性清理工作、负载均衡和元数据操作可以正常进行。
- 切换Master节点:进行主备切换,确保新Master节点可以正常提供服务。
监控和日志分析
- 在迁移过程中,密切监控集群的性能指标,如CPU、内存、磁盘IO等。可以使用Hadoop自带的Web界面或
jstat
、top
等命令行工具进行监控。
- 记录迁移过程的日志,以便分析和问题排查,NameNode和DataNode的日志文件是很好的分析资源。
数据完整性验证
优化和验证
- 迁移性能的优化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如合理配置并行处理的线程数、使用性能更好的存储介质、在低峰时段执行迁移操作等。
- 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确保服务器的稳定性和性能。
以上步骤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迁移流程,具体操作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进行迁移之前,建议详细阅读相关文档,并在测试环境中进行充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