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上配置WebLogic集群负载均衡涉及多个步骤,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指南:
1. 创建WebLogic集群
- 新建服务器:在WebLogic环境中新建多个服务器实例,确保每个服务器实例的端口不同。
- 创建集群:将已创建的服务器添加至同一集群中,通过WebLogic管理控制台操作。
- 集群代理配置:配置集群代理服务,用于后续分发请求到各个服务器实例。
2. 配置负载均衡策略
- 内置负载均衡算法:WebLogic Server群集使用内置的循环负载平衡算法,可通过WebLogic管理控制台进行配置。
- 使用代理插件:可以选用WebLogic自带的HttpClusterServlet或配合Nginx、HAProxy等反向代理服务器实现负载均衡。
- 硬件负载均衡器:考虑引入F5、Citrix NetScaler等硬件设备作为负载均衡器,提供高级的负载均衡功能。
3. 配置会话复制和持久性
- 配置复制策略:为了保证服务的高可用性,需要配置会话复制,使得用户会话能在集群中的服务器间进行复制。
- 会话cookie配置:正确配置负载均衡器与会话cookie的交互,确保能够识别并保持与用户的会话状态。
4. 启动集群和代理服务
- 启动集群服务器:逐个启动集群内的服务器实例,可以使用WebLogic管理控制台操作。
- 启动代理服务:如果使用了代理服务器,也需要启动代理服务实例。
5. 测试负载均衡
- 验证服务运行状态:通过WebLogic管理控制台查看应用运行状态,确保所有服务均已启动并处于活动状态。
- 执行负载测试:实际发起请求至负载均衡器,观察请求是否按预期分发到不同服务器实例。
6. 高可用性配置
- 使用Pacemaker和Corosync来实现高可用性。
请注意,具体的配置步骤可能会因WebLogic版本和具体需求而有所不同。建议参考Oracle官方文档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详细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