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出现“dropped”(操作或请求被丢弃)的常见原因如下:
-
网络问题
- 网络拥塞导致数据包丢失。
- 网卡故障、驱动异常或硬件损坏。
- 防火墙或安全策略拦截数据包。
- 连接跟踪表(nf_conntrack)溢出,导致新建连接被丢弃。
-
资源不足
- 内存不足触发内核释放缓存(drop_caches),可能影响数据传输。
- CPU过载导致系统无法及时处理请求。
- 磁盘空间不足或文件系统错误,导致文件操作失败。
-
软件与配置问题
- 内核模块冲突、驱动程序过时或不兼容。
- 系统配置文件(如/etc/fstab)错误,导致服务异常。
- 应用程序bug或依赖冲突,引发进程崩溃。
-
硬件故障
- 硬盘坏道、内存条损坏或主板元件异常。
- 电源不稳定或线缆接触不良。
-
外部因素
- 网络攻击(如DDoS)导致系统负载过高。
- 自然灾害或物理损坏(如机房断电)。
排查建议:
- 使用
top/htop
监控系统资源,ifconfig
/ip a
检查网络接口状态。
- 查看系统日志(
/var/log/messages
、journalctl
)定位错误信息。
- 通过
dmesg
分析内核日志,排查硬件或驱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