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更新系统与安装基础依赖
在配置前,确保Ubuntu系统为最新状态,避免因包版本冲突导致安装失败: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y
安装Rust编译及构建所需的依赖包(包含编译器、链接工具、加密库等):
sudo apt install -y curl build-essential gcc make libssl-dev libcurl4-openssl-dev libelf-dev libdw-dev cmake
这些依赖是Rust项目编译(如涉及C代码或网络功能)的基础,缺失会导致后续步骤报错。
2. 使用rustup安装Rust工具链(推荐)
rustup是Rust官方提供的工具链管理工具,支持多版本切换、跨平台安装及组件管理,是Ubuntu上的首选安装方式:
curl --proto '=https' --tlsv1.2 -sSf https://sh.rustup.rs | sh
安装过程中选择“默认”选项(安装稳定版Rust+Cargo包管理器)。若下载速度慢,可通过设置中科大镜像源加速:
export RUSTUP_DIST_SERVER=https://mirrors.ustc.edu.cn/rust-static
export RUSTUP_UPDATE_ROOT=https://mirrors.ustc.edu.cn/rust-static/rustup
再次执行安装命令即可。
3. 配置环境变量
安装完成后,需将Rust工具链路径(~/.cargo/bin)添加到系统PATH中,以支持全局调用rustc、cargo等命令:
source $HOME/.cargo/env
为永久生效,可将上述命令添加到shell配置文件(如~/.bashrc或~/.zshrc)末尾,然后运行source ~/.bashrc(或对应配置文件)使更改立即生效。
4. 验证安装有效性
通过以下命令检查Rust工具链是否安装成功,输出版本号则表示配置正确:
rustc --version # 显示Rust编译器版本(如rustc 1.75.0)
cargo --version # 显示Cargo包管理器版本(如cargo 1.75.0)
若未输出或报错,需重新检查环境变量配置或依赖安装。
5. 安装常用Rust组件(提升开发效率)
通过rustup安装代码检查(Clippy)和格式化(Rustfmt)工具,规范代码质量:
rustup component add clippy # 代码lint工具,检测潜在错误
rustup component add rustfmt # 代码格式化工具,统一代码风格
安装后,可通过cargo clippy运行代码检查,cargo fmt格式化代码。
6. 配置国内镜像加速依赖下载
Rust依赖库(crates.io)在国内下载速度较慢,可配置国内镜像(如清华大学)提升速度:
export RUSTUP_UPDATE_ROOT=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rustup
export RUSTUP_DIST_SERVER=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rustup
将上述命令添加到shell配置文件中,永久生效。配置后,cargo build或cargo update时会自动从镜像源下载依赖。
7. 创建并运行第一个Rust项目
使用Cargo创建新项目,体验Rust的开发流程:
cargo new hello_rust # 创建名为hello_rust的项目(自动生成src/main.rs)
cd hello_rust # 进入项目目录
cargo run # 编译并运行项目(输出Hello, world!)
Cargo会自动管理依赖、编译及构建流程,是Rust项目的标准开发工具。
8. 可选:配置代码编辑器(以VS Code为例)
为提升开发体验,推荐安装VS Code及rust-analyzer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