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Informix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可以通过多种措施来实现,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安全管理策略:
- 口令复杂度和最小长度:编辑配置文件(如 /etc/pam.d/system-auth 或 /etc/pam.d/common-password),设置口令复杂度要求,包括至少3种字符类型(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并将口令最小长度设置为8位。
- 账户锁定策略:在 /etc/pam.d/system-auth 或 /etc/pam.d/password-auth 文件中配置 pam_tally2.so 模块,当用户连续认证失败次数超过6次时,锁定该用户账号。
- 口令历史记录:配置 pam_unix.so 模块,记录用户最近使用的5次口令,防止重复使用。
- 口令生存期:设置账户口令的生存期不超过90天,并通过
chage
命令更新用户的口令有效期。
- 日志功能:编辑 INFORMIXDIR/aaodir/adtcfg 文件,启用审计功能,记录数据库操作日志,以便追踪和监控数据库使用情况。
- 访问控制:基于角色和权限的访问控制,设置不同用户的权限,限制其对数据库对象的操作。使用操作系统认证和内部用户认证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数据库。
- 数据加密:使用透明数据加密(TDE)在数据库文件系统和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 安全更新和补丁管理:定期发布和安装安全更新和补丁,修补已知的安全漏洞,确保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
- 物理安全:将数据库服务器放置在安全的环境中,采取物理安全措施如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 监控和审计:实时监控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情况,并进行审计,以便检测潜在的安全风险。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显著提高Linux系统中Informix数据库的安全性,保障数据和应用程序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