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上调整MongoDB性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eviction_trigger 和 eviction_target:这两个参数控制WiredTiger缓存的使用量。eviction_trigger 默认是95%,即 cache_size 的95%;eviction_target 默认是80%,即 cache_size 的80%。可以根据服务器的内存大小来调整这些参数,以优化缓存使用。eviction_dirty_trigger 和 eviction_dirty_target:这两个参数控制缓存中的脏数据数量。当脏页的数量达到或超过缓存总大小的5%时,驱逐线程会介入。可以设置较低的值来限制脏页面的数量,从而减少检查点时的磁盘I/O压力。eviction=(threads_min=4,threads_max=4):默认情况下,MongoDB会分配四个后台线程来执行驱逐操作。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这些值,以适应不同的硬件配置和工作负载。/etc/security/limits.conf 文件来增加这些限制。mongostat 和 mongotop 监控数据库的性能。还可以使用第三方工具如Percona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PMM)进行更详细的监控和诊断。db.collection.createIndex() 方法创建索引,并使用 explain() 方法分析查询的执行计划。在进行任何更改之前,建议先备份数据并评估潜在的风险和影响。性能调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