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在Linux上的性能评估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
工具使用
- PyTorch Profiler:分析模型性能瓶颈,支持CPU/GPU监控,生成计算图和耗时分析。
- TensorBoard:可视化训练指标(如损失、准确率)、计算图及Profiler结果。
- 系统监控工具:
nvidia-smi:监控GPU利用率、内存、温度等。
htop/top:查看CPU、内存占用及进程状态。
dstat:监控系统级I/O、CPU、内存等资源使用。
-
关键指标
- GPU利用率:反映计算资源使用效率,过高可能需调整批量大小。
- 内存消耗:监控GPU/CPU内存占用,避免泄漏或溢出。
- 训练/推理延迟:测量单次前向/反向传播或批次处理时间。
-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样本数,体现计算效率。
-
测试方法
- 基准测试:对DataLoader、模型推理/训练进行基准测试,如使用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的num_workers优化数据加载。
- 分布式训练测试:通过
torch.distributed模块测试多GPU并行性能。
- 序列化性能:测试模型保存与加载速度,评估存储效率。
-
优化方向
- 结合Profiler结果调整模型结构、批量大小或混合精度训练。
- 利用系统监控工具定位资源瓶颈,如CPU/GPU负载不均时优化代码或调整硬件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