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备份重要数据是首要前提
无论使用何种工具(如fdisk、parted、GParted或LVM)进行分区更新,操作前必须完整备份目标分区中的所有关键数据(如文档、数据库、配置文件)。分区操作过程中若出现意外(如断电、工具故障),可能导致数据永久丢失,备份是规避此风险的唯一有效手段。
2. 卸载正在使用的分区
若需调整的分区处于挂载状态(如系统分区/、/home),应先通过umount命令卸载,避免操作过程中文件系统损坏。例如,卸载/dev/sda1的命令为:sudo umount /dev/sda1。若无法卸载(如系统分区),建议进入单用户模式(recovery mode)或Live CD环境后再进行操作。
3. 谨慎选择分区操作工具
fdisk适合传统MBR分区表,parted支持GPT分区表且功能更强大,两者均需手动输入命令,适合熟悉Linux的用户;GParted操作直观,支持拖拽调整分区大小,适合新手,但需注意其不支持LVM磁盘的直接调整;lvextend(扩展逻辑卷)、resize2fs(调整文件系统)实现动态扩容,无需卸载分区,灵活性更高。4. 系统分区的特殊处理
调整系统分区(如根分区/、/boot)时,需特别注意:
5. 更新引导程序与配置文件
sudo update-grub;/etc/fstab文件,确保新分区的UUID或设备名与挂载点对应(可通过blkid命令查看分区UUID),避免系统启动时无法挂载分区。6. 注意分区对齐与文件系统检查
parted的align-check optimal命令验证;fsck命令检查并修复文件系统错误(如sudo fsck /dev/sda1),确保文件系统完整性。7. 跨硬盘操作的额外步骤
若需将分区从一个硬盘移动到另一个硬盘(如从/dev/sda迁移到/dev/sdb),需:
Clonezilla等工具备份原硬盘数据;/etc/fstab中的设备名(如将/dev/sda1改为/dev/sd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