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Exploit漏洞防范综合措施
及时修补已知漏洞是防范Exploit攻击的核心。需定期执行sudo yum update
命令更新系统及软件包,优先安装安全补丁(可通过sudo yum --security update
筛选);启用自动更新(安装yum-cron
并配置/etc/yum/yum-cron.conf
,设置update_cmd=security,updates
及update_interval=1
),确保系统持续修复最新漏洞。
遵循“最小安装原则”,仅安装运行必需的基础组件(如通过minimal
镜像安装),避免冗余软件带来的攻击面;使用systemctl list-unit-files | grep enabled
查看并禁用不必要服务(如FTP、邮件服务等),通过netstat -antupl
或ss -tulnp
检查开放端口,仅保留必要端口(如SSH的22端口、HTTP的80端口)。
实施“最小权限原则”,为用户分配完成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避免直接使用root账户);设置强密码策略(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长度≥10位,定期更换),禁止在多系统重复使用密码;禁用root远程SSH登录(修改/etc/ssh/sshd_config
中的PermitRootLogin no
),启用SSH密钥认证(将公钥添加至~/.ssh/authorized_keys
,关闭密码登录);限制su
命令使用(编辑/etc/pam.d/su
,仅允许特定组(如wheel
)切换root)。
配置防火墙限制外部访问:CentOS 7及以上推荐使用firewalld
(sudo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add-service=ssh
添加允许服务,--reload
生效),或iptables
(添加规则拒绝非必要端口流量);通过/etc/hosts.allow
和/etc/hosts.deny
限制SSH访问IP范围(如仅允许可信IP连接)。
启用SELinux(修改/etc/selinux/config
中的SELINUX=enforcing
,setenforce 1
临时生效),通过semanage
、setsebool
等命令配置策略,限制进程权限(如限制Apache仅能访问/var/www/html
目录),防止恶意代码执行。
部署入侵检测系统(IDS)如Snort,实时监控网络流量;使用入侵防御系统(IPS)如Suricata,主动拦截恶意行为;配置系统日志监控(tail -f /var/log/secure
查看登录日志,journalctl -u sshd
跟踪SSH服务日志),通过ELK Stack(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集中分析日志,及时发现异常(如暴力破解、异常进程)。
定期备份关键数据(使用rsync
、tar
或专业工具如Veeam),将备份存储在异地(如云存储)或离线介质(如移动硬盘),确保备份完整性(通过sha256sum
校验);定期测试备份恢复流程(如模拟数据丢失场景,验证备份可用性)。
使用漏洞扫描工具定期检测系统:OpenVAS(开源,支持全面漏洞扫描)、Nessus(商业版,提供更详细的漏洞报告)、Nmap(网络探测,发现开放端口及服务),及时修复扫描出的漏洞(通过yum update
或官方补丁);订阅CentOS安全公告(如sudo yum check-update --security
查看安全更新,sudo yum security info CVE-XXXX-XXXX
查看漏洞详情),提前应对已知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