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上部署Kubernetes(k8s)集群时,遵循最佳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集群的高可用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部署最佳实践:
集群规模与节点配置
- 部署至少需要3台服务器,包括至少1个master节点和至少1个node节点,以保证高可靠性。
系统准备
- 修改主机名:在所有节点上设置唯一的主机名。
- 关闭防火墙:临时关闭防火墙以便后续配置。
- 关闭SELinux:将SELinux设置为disabled状态。
- 关闭Swap分区:永久关闭Swap分区。
- 配置时间同步:安装并配置NTP服务,确保所有节点的时间一致。
网络配置
- 配置网络参数:编辑
/etc/sysctl.d/k8s.conf
文件,设置桥接的IPv4流量传递到iptables。
- 配置静态IP:确保所有节点的IP地址设置为静态IP。
- 配置域名解析:在
/etc/hosts
文件中添加所有节点的IP地址和主机名。
安装Docker
- 安装Docker:安装Docker并配置为使用systemd作为cgroup驱动。
- 配置Docker镜像加速:修改Docker守护进程配置文件以使用国内镜像源。
安装kubeadm、kubelet和kubectl
- 添加Kubernetes的YUM源:添加Kubernetes官方仓库并安装指定版本的kubeadm、kubelet和kubectl。
初始化Master节点
- 初始化Master节点:使用kubeadm初始化Master节点,并配置
apiserver-advertise-address
。
安装网络插件
- 安装CNI网络插件:安装CNI网络插件,如Calico,以支持Pod网络。
加入Worker节点
- 加入Worker节点:在Worker节点上运行kubeadm join命令,加入集群。
验证部署
- 验证节点状态:使用
kubectl get nodes
命令检查节点状态,确保所有节点均为Ready状态。
监控和维护
- 监控集群状态:使用
kubectl
命令监控集群状态,如 kubectl get pods --all-namespaces -o wide
。
- 日志管理:定期检查系统日志和Kubernetes API服务器日志,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安全性考虑
- 使用国内镜像源:以加速镜像拉取并避免网络问题。
- 配置网络策略:以限制Pod之间的通信。
- 定期更新:定期更新集群组件以修补安全漏洞。
文档和日志
- 记录部署过程中的所有配置和命令:以便于后续维护和故障排除。
通过遵循上述最佳实践,您可以确保在CentOS上部署的Kubernetes集群既稳定又高效。建议在实际部署前,参考官方文档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