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系统上配置WebLogic网络参数,需先完成操作系统网络基础配置,再调整WebLogic域的网络监听设置,最后验证连通性。以下是详细步骤:
WebLogic运行依赖稳定的网络环境,需先为CentOS配置静态IP地址、网关、DNS等参数。
ip addr show或nmcli connection show命令查看系统网络接口名称(如eth0、ens33等)。/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接口名>),修改以下参数:DEVICE=eth0
BOOTPROTO=static # 设为static表示静态IP
ONBOOT=yes # 开机自动启用接口
IPADDR=192.168.1.100 # 静态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 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1.1 # 网关地址
DNS1=8.8.8.8 # 首选DNS
DNS2=8.8.4.4 # 备用DNS
注:若需使用DHCP动态获取IP,将
BOOTPROTO设为dhcp,并删除IPADDR、NETMASK等静态参数。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 CentOS 7及以上版本
# 或 service network restart(CentOS 6及以下版本)
ping www.baidu.com测试网络是否可达,或ip addr show eth0确认IP配置是否生效。操作系统网络配置完成后,需调整WebLogic域的监听地址和端口,确保其能接收外部请求。
config.xml位于域根目录的config文件夹下(如/home/weblogic/user_projects/domains/base_domain/config/config.xml)。config.xml,找到<server>标签(对应AdminServer或其他托管服务器),配置以下参数:<server>
<name>AdminServer</name> <!-- 服务器名称 -->
<listen-address>192.168.1.100</listen-address> <!-- 监听IP(建议设为服务器静态IP) -->
<listen-port>7001</listen-port> <!-- 监听端口(默认7001,可根据需求修改) -->
</server>
注:若需配置集群或代理,还需设置
WebLogicCluster参数(指向集群节点列表)。
http://<服务器IP>:7001/console);默认情况下,CentOS防火墙会阻止外部访问WebLogic端口,需开放对应端口(如7001)。
firewall-cmd命令添加永久规则:sudo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7001/tcp --permanent # 开放7001端口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 重新加载防火墙规则
firewall-cmd --zone=public --query-port=7001/tcp,若返回yes则表示开放成功。bin目录,执行./startWebLogic.sh启动管理服务器,观察日志确认无网络错误。http://<服务器IP>:7001/console,若能正常加载控制台页面,则说明网络配置成功。listen-address正确,且防火墙开放了集群通信端口(如7002);config.xml前建议备份文件,避免配置错误导致服务无法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