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Linux平台上Informix备份恢复的最佳实践:
- 备份策略
- 确定备份类型:根据数据重要性和变化频率,选择完全备份、增量备份或差异备份。重要数据可每日进行0级完全备份。
- 选择合适工具:ontape支持多种备份级别,适合在线备份;dbexport以ASCII码格式导出数据,适合离线备份;onbar支持并行备份,可恢复到特定时间点。
- 设置备份周期和存储:依据数据变化情况确定备份周期,如每日或每周。备份可存储在本地、远程服务器或云存储,异地备份需考虑网络带宽和安全性。
- 自动化备份:使用crontab定时执行备份脚本,减少人工干预。
- 备份执行
- 准备工作:创建备份目录,如
/databak/backup/data和/databak/backup/logs,并设置合适的权限。修改Onconfig文件中相关参数,如LTAPEDEV等。
- 执行备份命令:如使用ontape进行0级备份可执行
ontape -s -L0 /path/to/backup;使用dbexport导出数据库可执行dbexport -c -q -d -o /backup/backup.txt database_name。
- 恢复过程
- 准备工作:确保有最近的备份,停止Informix数据库服务。
- 执行恢复命令:如使用ontape恢复可执行
ontape -r /path/to/backup;使用dbimport恢复可执行dbimport /path/to/backup/file。
- 其他注意事项
- 数据安全:对备份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和存储,防止敏感信息泄露。
- 定期验证:定期检查备份文件的完整性,测试恢复过程,确保在需要时能正常恢复。
- 文档记录:记录备份策略、恢复步骤和配置参数,方便团队成员理解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