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上,FileBeat的日志存储方式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内存缓存队列:FileBeat默认启用的是基于内存的缓存队列。每当队列中的数据缓存到一定的大小或者超过了定时的时间(默认1秒),会被注册的客户端从队列中消费,发送至配置的后端。
基于磁盘的队列:虽然基于磁盘的队列目前还是处于alpha阶段,但它也是FileBeat的一种日志存储方式。这种方式将数据缓存到磁盘上,可以提供更持久化的存储。
输出到后端存储:FileBeat可以将采集到的日志数据发送到不同的后端存储系统,如Elasticsearch、Logstash、Kafka等。配置文件中可以指定这些后端的地址和参数。
日志文件管理:FileBeat的日志文件通常位于 /var/log/filebeat/
目录下。你可以通过修改Filebeat的配置文件 filebeat.yml
来设置日志文件的存储路径和保留策略。例如,你可以设置日志文件的存储路径为 /var/log/filebeat/
并保留最近7天的日志文件。
日志级别和输出:FileBeat允许你通过配置文件设置日志级别(如info、debug等)和输出目的地。日志级别会影响哪些日志信息被记录到文件中。
日志轮转:为了管理日志文件的大小和数量,可以使用日志轮转工具(如logrotate)来定期清理旧的日志文件。
监控和调试:FileBeat的日志文件可以帮助你监控和调试其运行状态。你可以查看 /var/log/filebeat/filebeat
文件来获取FileBeat的日志信息。此外,使用 systemctl status filebeat
命令可以检查FileBeat的服务状态。
通过以上配置,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FileBeat的日志存储行为,确保日志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