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快速列表(QuickList)是 Redis 4.0 版本引入的一种数据结构,它是一个双向链表与跳表的混合结构。快速列表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解决普通链表在插入和删除操作中的性能问题。快速列表通过在每个节点中维护一个指向前后节点的指针以及一个指向散列表的指针,实现了高效的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以下是 Redis 快速列表的工作原理:
节点结构:快速列表中的每个节点包含以下字段:
value
:存储节点的值。prev
:指向前一个节点的指针。next
:指向后一个节点的指针。score
:用于实现跳表的分数。dict
:存储键值对,用于实现散列表功能。跳表:快速列表通过跳表来实现快速的查找操作。跳表是一种有序的数据结构,它通过维护多个层级来加速查找过程。每个节点都有一个跳表层数,每一层都是一个有序的链表。在查找时,先从最高层开始查找,如果当前层的节点不满足条件,则继续查找下一层,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节点或到达最底层。
散列表:快速列表中的每个节点还包含一个散列表(字典),用于存储与节点值相关联的键值对。这使得快速列表可以像其他 Redis 数据结构(如哈希表)一样使用,提供了更多的功能。
插入操作:插入新节点时,首先创建一个新节点,并将其插入到当前节点的 next
指针所指向的位置。然后,更新相关节点的 next
和 prev
指针,以及跳表中的索引。最后,根据需要更新跳表的最高层索引。
删除操作:删除节点时,首先找到要删除的节点的前一个节点,然后更新其 next
指针以跳过要删除的节点。接着,更新相关节点的 prev
和 next
指针,以及跳表中的索引。最后,根据需要更新跳表的最高层索引。
查找操作:查找节点时,从最高层开始查找,沿着指针逐个访问节点,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节点或到达最底层。由于跳表的有序性,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
总之,Redis 快速列表通过结合双向链表和跳表的优势,实现了高效的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这使得快速列表成为了一种非常适合用于缓存、消息队列等场景的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