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在Linux中的安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系统基础防护
- 内核加固:修改
/etc/sysctl.conf
,启用地址空间布局随机化(ASLR)等。
- 服务精简:关闭非必要服务,仅开放必要端口(如HTTP 80、HTTPS 443)。
- 依赖管理
- 定期扫描:使用
npm audit
或Snyk检查依赖漏洞,及时更新。
- 避免Root权限:以普通用户运行Node.js进程。
- 网络安全
- 防火墙配置:使用
ufw
或iptables
限制访问,仅允许必要端口。
- HTTPS加密:使用SSL/TLS证书(如Let’s Encrypt),通过
https
模块配置。
- 输入验证:过滤用户输入,防止SQL注入、XSS攻击。
- 代码安全
- 安全编码:避免
eval()
,限制全局变量,使用安全的第三方库。
- 内容安全策略(CSP):通过Helmet中间件限制资源加载。
- 权限与日志管理
- 限制文件权限:确保Node.js进程仅能访问必要文件。
- 日志监控:使用
logrotate
轮转日志,集中管理日志(如ELK Stack)。
- 安全工具与机制
- AppArmor/SELinux:限制进程权限。
- 入侵检测:部署IDS/IPS监控恶意流量。
- 应急与更新
-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备份数据。
- 使用NVM管理Node.js版本,避免版本冲突。
以上策略可显著提升Node.js在Linux环境的安全性,需根据实际场景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