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Ubuntu 系统中,硬盘分区和硬盘的关系密切且重要。以下是对二者关系的详细解析:
硬盘分区概念
- 主分区 (Primary Partition):直接定义在硬盘的 MBR(主引导记录)或 GPT(GUID 分区表)中。MBR 硬盘最多支持 4 个主分区,而 GPT 硬盘则没有主分区和逻辑分区的概念,可以直接创建大量分区。
- 逻辑分区 (Logical Partition):为了突破 MBR 硬盘主分区数量的限制,可以在一个主分区(扩展分区)内创建多个逻辑分区。
- 扩展分区 (Extension Partition):逻辑分区的“容器”,实际上只有主分区和逻辑分区进行数据存储。
- UEFI 与 BIOS 启动模式:UEFI(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支持更大的硬盘和更快的启动速度,需要创建 EFI 系统分区(ESP)。Legacy BIOS 模式不需要 EFI 分区。
硬盘分区与 Ubuntu 的关系
- 挂载点 (Mount Point):在 Linux 中,所有存储设备和分区都必须“挂载”到文件系统树的一个特定目录上,这个目录就是挂载点。
- 分区命名规则:硬盘分区的标识一般使用
/dev/hd[a-z]X
或者 /dev/sd[a-z]X
来标识,其中 [a-z]
代表硬盘号,X
代表硬盘内的分区号。
分区方案推荐
- 引导分区(/boot/efi):512MB – 1GB,推荐 512MB,文件系统为 FAT32,用于 UEFI 启动模式。
- 交换分区(Swap):根据物理内存大小设置,通常为物理内存的 1.5~2 倍。
- 根分区(/):至少 40GB,建议 80GB 以上,用于存储系统文件和软件包。
- 用户数据分区(/home):分配剩余全部空间,用于存储用户数据。
通过合理的分区方案,不仅可以确保 Ubuntu 系统的稳定运行,还能方便日后的数据管理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