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理无用文件释放空间
清理系统中的临时文件、缓存及旧内核是优化存储空间的基础步骤,可快速回收大量空间。
sudo rm -rf /tmp/*删除/tmp目录下的临时文件(系统重启后会自动重建);也可用sudo apt-get autoclean清理APT缓存中的旧软件包(仅保留当前版本的安装包)。sudo apt-get clean彻底删除APT下载的所有软件包缓存(位于/var/cache/apt/archives),释放/var分区空间。sudo apt autoremove --purge自动删除不再需要的旧内核版本及配置文件(避免旧内核占用过多磁盘空间);或通过dpkg --list 'linux-image*'列出所有内核,手动删除旧版本(保留当前正在使用的linux-image-generic)。sudo journalctl --vacuum-time 3d删除3天前的系统日志(可根据需求调整时间,如30d表示30天前);也可手动删除/var/log目录下的大日志文件(如syslog、kern.log)。~/.mozilla/firefox/*.default-release/cache、Chrome的~/.cache/google-chrome)可通过浏览器设置清理;缩略图缓存使用rm -rf ~/.cache/thumbnails/*删除(系统会自动重新生成)。二、使用工具深度清理
借助第三方工具可更便捷地识别和清理垃圾文件,适合普通用户操作。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gerardpuig/ppa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ubuntu-cleaner,打开工具后可一键清理APT缓存、旧内核、浏览器缓存、缩略图等垃圾文件。sudo apt install bleachbit,选择需要清理的项目(如系统缓存、临时文件、日志、空文件夹),点击“清理”即可(支持自定义清理范围)。/home、/var)。三、调整文件系统参数优化性能
针对ext4文件系统(Ubuntu默认文件系统),可通过调整参数提升文件读写性能。
/etc/fstab文件,在挂载选项中添加noatime(如UUID=xxxx-xxxx / ext4 defaults,noatime 0 1),避免每次读取文件时更新访问时间(减少磁盘I/O)。vm.swappiness控制交换分区(swap)的使用频率,默认值为60(数值越高,越易使用swap)。建议设置为10-30(物理内存充足时可设为10),减少内存与swap之间的频繁交换(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临时修改用sudo sysctl -w vm.swappiness=10,永久修改则编辑/etc/sysctl.conf文件,添加vm.swappiness=10。tune2fs工具调整ext4参数,如sudo tune2fs -o journal_data_writeback /dev/sdXn(开启数据写入回写模式,提升写入性能,但可能降低数据安全性);或sudo tune2fs -O has_journal /dev/sdXn(启用日志功能,提升文件系统可靠性)。四、整理磁盘碎片(针对特定场景)
Ubuntu的ext4、XFS等现代文件系统具有自动抗碎片化能力,通常不需要频繁手动整理,但在以下场景可考虑:
e4defrag工具整理。安装sudo apt install e4defrag,然后运行sudo e4defrag /dev/sdXn(如/dev/sda1)整理整个分区,或sudo e4defrag /path/to/large_file整理单个大文件。fstrim命令定期清理无效数据块(提升SSD性能和寿命)。手动执行sudo fstrim /(根分区),或通过systemctl enable --now fstrim.timer设置每周自动执行。五、扩展磁盘空间(终极解决方案)
若上述方法无法满足需求,可通过扩展磁盘空间解决存储不足问题。
GParted工具(sudo apt install gparted)将原分区数据迁移到新磁盘。lvextend扩展逻辑卷(如sudo lvextend -L+10G /dev/mapper/vg_root-lv_root),再用resize2fs调整文件系统大小(如sudo resize2fs /dev/mapper/vg_root-lv_root)。GParted调整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