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buntu上配置WebLogic服务器的安全设置涉及多个关键步骤,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要点:
1. 更改默认端口
- 目的:防止恶意攻击,使得攻击者难以找到数据库并将其定位。
- 操作:登录WebLogic控制台,选择[环境]–>[服务器]–>服务器选择–>[配置]–>[一般信息],勾选"启用监听端口",并修改默认端口号为非7001的数值(例如:8001)。
2. 设置目录列表访问限制
- 目的:防止用户访问未授权的文件目录。
- 操作:查看
weblogic.properties
配置文件,设置weblogic.httpd.indexDirectories=false
。
3. 开启日志功能
- 目的:记录用户登录和行为,包括账号、成功与否、时间和IP地址。
- 操作:登录控制台选择[环境]–>[服务器]–>服务器选择–>[日志记录]–>[HTTP],勾选"启用HTTP访问日志文件",保存并激活更改。
4. 开启安全审计
- 目的:记录所有用户的访问行为,以满足合规性要求。
- 操作:在WebLogic的Security Realms中启用审计功能,记录用户的访问行为。
5. 限制发送主机名和版本号
- 目的:防止服务器信息泄露。
- 操作:登录控制台选择[环境]–>[服务器]–>服务器选择–>[协议]–>[HTTP],取消勾选"发送服务器标头"。
6. 运行模式设置为生产模式
- 目的:关闭自动部署功能,提高系统安全性。
- 操作:登录控制台选择[域名]–>[配置]–>[常规],勾选"生产模式",保存并激活更改。
7. 限制打开套接字数量
- 目的:防止拒绝服务攻击。
- 操作:登录控制台选择[环境]–>[服务器]–>服务器选择–>[配置]–>[优化],修改"最大打开套接字数"为254或其它用户设定值。
8. 以非root用户运行WebLogic
- 目的:提高系统安全性。
- 操作:创建WebLogic用户并设置密码,以非root用户身份启动WebLogic服务。
9. 配置默认出错页面
- 目的:提高用户体验和安全性。
- 操作:修改
web.xml
文件,添加错误页面重定向配置。
10. 设置加密协议
- 目的:保护数据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安全性。
- 操作:启用SSL监听,修改SSL默认监听端口,配置SSL拒绝日志记录,配置主机名认证。
11. 使用防火墙或WebLogic Server connection filters
- 目的:限制WebLogic Server的连接。
- 操作:使用防火墙限制WebLogic Server域外到域的连接;使用Connection Filters限制WebLogic Server域内的连接。
12. 配置超时退出
- 目的:提高系统安全性。
- 操作:配置WebLogic的超时退出设置。
13. 更新和升级系统
- 目的:确保系统和软件的最新状态。
- 操作:使用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y
更新系统。
14. 最小权限原则
- 目的: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 操作:创建专用用户,避免使用root用户运行WebLogic。
15. 定期检查和更新
- 目的:确保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 操作:定期检查WebLogic的安全补丁和更新。
在进行任何安全配置更改后,建议仔细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步骤和配置要点可以帮助您在Ubuntu上安全地部署和运行WebLogic服务器。请根据具体需求和环境调整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