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Linux MariaDB被攻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步骤和建议:
提升Linux系统中MariaDB的安全性
- 安装最新的MariaDB版本:始终保持使用最新发布的MariaDB版本,以确保获得最新的功能更新与安全补丁。
- 实施强密码策略:强密码是数据库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建议密码长度不少于12位,并结合大小写字母、数字以及特殊符号。
- 控制远程连接权限:默认情况下,MariaDB接受所有主机的连接请求。为提高安全性,应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仅允许特定可信IP地址连接。
- 清理默认账户和测试数据库:删除匿名用户及测试用数据库,避免这些默认设置被恶意利用。
- 启用日志记录与审计机制:开启二进制日志和审计插件,有助于跟踪数据库操作并进行事后分析。
- 调整配置文件设置:
- 注释掉或更改bind-address参数为0.0.0.0,用于支持远程访问(仅限于受信任网络环境)。
- 关闭LOCAL INFILE选项,防止通过SQL语句读取本地文件。
- 保持软件更新与数据备份:定期升级MariaDB及相关组件,确保应用了最新的安全修复。制定定期备份计划,保障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
- 利用防火墙与SELinux加强防护:使用firewalld或iptables工具限制访问来源IP,增强网络层安全。保持SELinux处于Enforcing模式,并根据需要定制安全策略。
- 日志监控与异常检测:启用MariaDB的日志功能,并定期审查日志内容,及时识别可疑行为。
- 其他增强措施:
- 禁止root用户从远程登录,仅可通过SSH方式访问。
- 移除未使用的数据库和用户账户。
- 定期更换root及其他用户的密码,降低泄露风险。
防火墙配置
- 确认MariaDB监听的端口:默认情况下,MariaDB监听3306端口。
- 配置防火墙规则:
- 使用iptables允许3306端口的流量:
sudo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3306 -j ACCEPT
。
- 使用firewalld添加一个服务来允许3306端口的流量:
sudo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mysql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
- 使用ufw允许3306端口的流量:
sudo ufw allow 3306/tcp
;sudo ufw reload
。
用户权限管理
- 创建用户并授权:通过SQL命令创建用户并分配权限,遵循权限最小化原则,按需分配权限。
- 撤销用户权限:在撤销权限时,撤销的权限必须存在。
- 删除用户:可以直接对 mysql 数据库下的 user 表进行添加/删除/更新操作来添加/删除/更新用户。
定期备份
- 使用mysqldump工具进行数据库备份,并将备份文件移动到安全位置。
- 可以使用cron作业来定期执行备份任务。
安全审计
- 安装server_audit插件:安装并开启审计功能,记录数据库的各种操作。
- 记录审计日志:将审计日志写到syslog,方便查看。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显著提高Linux平台上MariaDB数据库的安全性,减少被攻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