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Exploit的攻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系统权限提升:攻击者通过利用漏洞获取更高的系统权限,如从普通用户提升到root用户,以便执行敏感操作或完全控制系统。
远程代码执行(RCE):允许攻击者在受害者的系统上执行任意命令,从而完全控制受害者的系统。
数据泄露:攻击者可以利用漏洞窃取敏感数据,包括密码、文件和数据库信息等。
拒绝服务攻击(DoS):通过发送大量请求或占用系统资源来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服务不可用。
缓冲区溢出攻击:向应用程序输入超出其预期大小的数据,覆盖相邻内存区域的内容,从而执行恶意代码。
木马攻击:在系统中安装后门程序,以获取对系统的远程访问权限。
嗅探攻击:截获网络上的数据包,以获取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等。
社会工程学攻击:通过欺骗、诱骗或操纵用户来获取敏感信息,如密码、账号等。
物理入侵攻击:通过物理访问服务器或设备,直接获取系统权限。
网络钓鱼攻击:伪装合法网站或电子邮件来欺骗用户,以获取他们的敏感信息。
内核漏洞利用:利用内核漏洞以提升权限执行任意代码的程序,如Dirty COW漏洞。
用户空间漏洞利用:通常涉及未初始化变量使用、缓冲区溢出等,如Towelroot漏洞。
网络服务漏洞利用:与系统的网络配置、服务程序本身的缺陷或不当配置有关,如SSH服务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