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系统上对Oracle数据库进行资源管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内核参数配置
- 共享内存参数:
kernel.shmall
和 kernel.shmmax
用于管理系统中可以分配的共享内存总量和单个共享内存段的最大大小。
- 文件句柄与异步I/O参数:
fs.file-max
控制系统能够打开的最大文件句柄数量,fs.aio-max-nr
支持的最大异步I/O请求数量。
- 网络参数:
net.core.rmem_default
和 net.core.rmem_max
分别表示接收套接字缓冲区的默认值和最大值,net.core.wmem_default
和 net.core.wmem_max
分别表示发送套接字缓冲区的默认值和最大值,ip_local_port_range
定义系统允许使用的端口范围。
- 用户资源限制:
limits.conf
文件用于限制用户可以使用的资源,如文件数、线程数和内存大小等。
资源管理器配置
- 配置资源管理器参数:通过修改数据库参数文件(如init.ora或spfile.ora)中的相关参数来配置资源管理器。
- 创建资源管理器计划:使用DBMS_RESOURCE_MANAGER包中的存储过程来创建资源管理器计划,定义不同用户或用户组之间资源的分配和优先级。
- 启用资源管理器:使用
ALTER SYSTEM
语句启用资源管理器,并指定使用的资源管理器计划。
- 监控资源管理器:使用VRSRC_PLAN、VRSRC_CONSUMER_GROUP等视图来监控资源管理器的运行情况和资源使用情况。
操作系统级别的限制
- cgroups:Linux内核的一个功能,可以限制、记录和隔离进程组使用的物理资源(如CPU、内存、磁盘I/O等)。
- ulimit:命令可以用来设置用户进程的资源限制,可以在Oracle用户的shell配置文件中设置这些限制。
监控和优化
- 使用
top
、vmstat
、sar
、free
、ps
等命令监控系统资源使用情况。
- 使用Oracle提供的性能监控工具,如Automatic Workload Repository (AWR) 和 Active Session History (ASH),监控数据库性能指标。
- 通过分析监控数据,发现潜在的性能瓶颈,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存储管理
- 包括安装前的准备、安装过程、配置、启动和停止服务、客户端连接以及监控和优化等。
通过上述步骤和策略,可以有效地在Linux系统中分配和管理Oracle数据库的资源,确保数据库的高效运行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