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成熟、支持高级功能的日志库(如zap、logrus),避免使用基础log库(功能有限)。配置日志级别(如INFO及以上),避免记录敏感信息(如密码、密钥);启用结构化日志(如JSON格式),便于后续分析与过滤;对日志内容进行转义,防止日志注入攻击(如恶意字符破坏日志结构或执行未授权命令)。
crypto/tls包对日志传输过程加密(如日志上传至远程服务器时),防止日志被截获泄露;crypto/aes等加密包加密,或通过gpg工具加密日志文件,确保即使日志文件被非法获取,也无法解读内容。os.Chmod函数设置日志文件权限(如0640,所有者可读写,其他用户仅读),避免过度授权;创建日志目录时设置权限为0755,确保程序有写入权限但无多余访问权;使用logrotate工具实现日志轮转,配置每日轮转、保留最近7天日志、压缩旧日志(如/path/to/golang-app.log的配置:daily rotate 7 compress missingok notifempty create 0640 user group),防止日志文件过大占用磁盘空间;定期备份日志文件至安全位置(如异地存储),确保数据可恢复。
保持Debian系统、Golang运行时环境及日志库的最新状态,定期安装安全更新(如使用apt update && apt upgrade);启用unattended-upgrades工具自动下载并安装安全补丁,修补已知漏洞,减少被攻击的风险。
在记录日志前,对敏感信息(如用户密码、API密钥、个人身份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如替换为****或哈希值),避免敏感数据泄露;避免在日志中记录不必要的敏感字段,遵循最小化记录原则。
配置防火墙(如ufw或iptables),限制对日志文件的访问:仅允许必要的用户(如管理员)和服务(如日志收集服务器)访问日志文件所在目录或端口,阻断非法访问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