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分区后磁盘清理指南
分区后,可通过查看磁盘状态→定位大文件→清理缓存/临时文件→管理软件包→清空回收站→使用工具辅助的流程释放空间,以下是具体方法:
在进行清理前,需先明确哪些分区或目录占用空间较大,避免盲目操作。常用命令如下:
df -h
:查看所有分区的磁盘使用情况(包括总容量、已用空间、可用空间及挂载点),重点关注/
(根分区)、/home
(用户数据分区)等常用分区。du -sh *
:查看当前目录下各文件/目录的大小(如du -sh ~
查看用户主目录大小),可递归定位大文件。ncdu
(交互式工具):安装后(sudo apt install ncdu
),运行ncdu /
可直观显示根目录下各目录的大小,支持键盘导航快速定位大文件。缓存和临时文件是磁盘空间的“常驻大户”,定期清理可快速释放空间:
.deb
),可通过以下命令清理:
sudo apt clean
:完全删除APT缓存(包括所有已下载的包文件);sudo apt autoclean
:仅删除过期的包文件(不再需要的旧版本)。/tmp
目录用于存放临时文件(如软件安装时的临时文件),可通过sudo rm -rf /tmp/*
清空(需谨慎,避免删除正在使用的临时文件)。~/.cache
目录(如~/.cache/thumbnails
存放缩略图),可通过rm -rf ~/.cache/*
清理。~/.local/share/Trash
,可通过rm -rf ~/.local/share/Trash/*
清空。无用软件包和旧内核会占用大量磁盘空间,需及时清理:
sudo apt remove --purge package_name
卸载指定软件(--purge
选项会同时删除配置文件);若要删除所有不再需要的依赖包(如卸载软件后遗留的库文件),可使用sudo apt autoremove
。dpkg -l | grep linux-image
(排除当前正在使用的内核,通常标识为ii
状态);sudo apt purge linux-image-x.x.x-xx-generic
(替换为旧内核版本号)。日志文件(如/var/log
目录下的.log
文件)会随时间增长占用大量空间,可通过以下方法清理:
sudo find /var/log -type f -name "*.log" -exec truncate -s 0 {} \;
(将所有.log
文件大小截断为0,保留文件结构)。sudo find /var/log -type f -name "*.log" -mtime +30 -exec rm {} \;
(删除30天前的.log
文件)。logrotate
工具(系统自带)自动压缩旧日志,避免日志文件无限增长(默认配置在/etc/logrotate.conf
)。若不熟悉命令行,可使用以下图形化工具简化操作:
baobab
命令打开,可直观显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支持“分析”后选择大文件/目录删除。sudo apt install bleachbit
安装,运行后选择需清理的项目即可。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gerardpuig/ppa
)安装,可清理无效软件包、缩略图缓存等。/home
目录下的文档、照片),避免误删。rm -rf
:该命令会递归删除目录及内容,切勿在根目录(/
)或系统关键目录(如/etc
、/usr
)下使用。0 3 * * * /path/to/cleanup_script.sh
,每天凌晨3点自动清理临时文件)。通过以上步骤,可有效清理Ubuntu分区后的无用文件,释放磁盘空间,提升系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