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Linux Informix存储过程编写的最佳实践:
-
参数与数据类型
- 使用合适的参数类型,避免数据类型转换开销。
- 明确指定查询列,避免
SELECT *,减少数据传输量。
-
性能优化
- 减少数据库交互:合并多个操作,使用批量处理(如批量插入/更新)。
- 索引优化:为查询条件列创建索引,避免全表扫描,合理使用覆盖索引。
- 查询优化:利用
EXPLAIN PLAN分析执行计划,优化JOIN条件和子查询。
- 缓存与临时表:使用临时表存储中间结果,减少对主表的频繁访问。
-
代码结构与可维护性
- 模块化设计:将复杂逻辑拆分为多个小存储过程,提高复用性。
- 注释与文档:添加详细注释,说明功能、参数和返回值,便于维护。
- 版本兼容性:注意不同Informix版本的存储过程语法差异,确保代码兼容。
-
错误处理与调试
- 异常捕获:使用
EXCEPTION块或TRY...CATCH处理运行时错误。
- 调试工具:利用
TRACE语句、SET DEBUG FILE记录执行过程,或使用onstat等监控工具分析性能。
-
并发与事务管理
- 合理控制锁:选择合适锁级别,避免长时间持有锁,高并发场景可考虑乐观锁。
- 事务优化:减小事务粒度,缩短事务持续时间,避免锁争用。
-
安全与权限
- 权限管理:确保创建和使用存储过程的用户具备最小必要权限。
- 参数化查询:防止SQL注入,提升安全性。
-
定期维护
- 重建索引、清理碎片,保持数据库性能。
- 定期更新统计信息,优化查询计划。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