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在Linux上进行安全加固是一个多层面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配置和最佳实践。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建议:
操作系统级别安全配置
- 确保数据文件在非系统分区:防止系统分区磁盘空间用尽导致服务拒绝。
- 确保mysql操作系统账号权限最小化:减小mysql漏洞对操作系统的影响。
- 禁止mysql链接历史记录:避免暴露登陆敏感信息。
- 禁止MYSQL_PWD的使用:MYSQL_PWD以明文存储密码,存在安全隐患。
- 禁止MYSQL操作系统账号登陆:防止黑客利用漏洞反射shell。
- 禁止MYSQL使用默认端口:使用默认端口易被发现,更改端口有助于隐藏数据库。
文件系统权限安全配置
- 确保数据文件最小权限:防止数据被非法读取或修改。
- 确保各类日志文件最小权限:保护数据信息不泄露或被恶意修改。
- 确保密钥文件最小权限:防止密钥文件被盗取、替换或破解。
- 确保插件目录最小权限:防止恶意添加插件控制mysql。
更新和打补丁
确保MySQL服务器和所有相关的软件包都是最新的,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配置MySQL
- 更改默认配置:修改MySQL的默认配置文件,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和服务。
- 限制访问权限:使用强密码,并限制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
- 禁用远程root登录: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或直接运行命令来禁用远程root登录。
使用防火墙
配置防火墙(如ufw)来限制对MySQL端口的访问。
数据加密
使用SSL/TLS来加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定期备份
定期备份数据库以防止数据丢失。
审计和监控
启用审计日志和监控工具来检测和响应潜在的安全威胁。
使用安全插件
安装和使用安全插件,如mysql_native_password,以提高密码安全性。
最小化权限
确保每个用户只有完成其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
定期更新密码
定期更新数据库用户的密码,并使用复杂的密码策略。
使用SELinux或AppArmor
如果系统支持,使用SELinux或AppArmor来增强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