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的回收站功能可以管理外部存储设备的文件删除,但需注意设备文件系统和挂载方式的影响。
Ubuntu的回收站采用统一命名空间设计:
~/.local/share/Trash
,其中files
子目录存储实际文件,info
子目录保存文件元数据(如原始路径、删除时间)。.Trash-<用户ID>
隐藏文件夹中(例如U盘挂载在/media/disk
时,路径为/media/disk/.Trash-1000/files
,1000
为用户UID)。该目录结构与内置存储一致,包含files
(文件内容)和info
(元数据)子目录。若使用GNOME(Ubuntu默认桌面环境)的Nautilus文件管理器:
通过trash-cli
工具(需安装:sudo apt install trash-cli
)可更灵活地管理外部设备回收站:
trash-list
会显示内置存储与外部设备的已删除文件(按删除时间排序);trash-restore
命令会列出所有回收站中的文件,输入对应编号即可恢复至原始路径;trash-empty
可指定清空所有回收站(如trash-empty 0
清空所有),或直接进入外部设备回收站目录(如cd /media/disk/.Trash-1000/files
)手动删除文件。sudo mount -o remount,rw /dev/sdb1 /media/disk
),否则可能因只读文件系统无法清空回收站;rm
命令删除外部设备文件,文件会直接消失(不进入回收站),建议使用trash-put
命令(trash-put /media/disk/file.txt
)将文件移动至回收站。综上,Ubuntu的回收站功能可有效管理外部存储设备的已删除文件,但需注意设备格式、挂载方式和命令使用,确保文件安全和可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