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buntu系统中配置WebLogic的安全设置是确保系统稳定性和数据安全的关键步骤。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安全配置建议:
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设置
- 操作系统用户:创建WebLogic用户并设置复杂密码,避免使用默认用户名/密码如weblogic/weblogic。
- 密码策略:设置密码长度至少为8位,并符合复杂度要求(至少包含数字、大小写字母和特殊字符)。配置账号锁定策略,如密码重试次数和锁定时间。
审计日志
- 开启访问日志:按时间滚动,并保留一定时间(如60天)。
WebLogic header设置
- 禁用Send Server Header:防止扫描软件猜解WebLogic的版本信息。
- 禁用X-Powered-By Header:进一步增强安全性。
限制应用服务器Socket数量
更改默认端口
- 修改默认端口号:如HTTP协议的设备应更改WebLogic服务器默认端口,以防止恶意攻击。
配置SSL
- 启用SSL监听:设置SSL监听端口,并配置SSL拒绝日志记录。
- 配置SSL证书:使用keytool生成公钥与私钥,申请服务器证书,并在控制台设置证书保存目录及私钥密码。
运行模式
- 设置为生产模式:关闭自动部署功能,以减少安全风险。
其他安全措施
- 使用防火墙:限制WebLogic Server域外到域的连接。
- 配置连接过滤器:限制WebLogic Server域内的连接。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实际环境和需求进行调整。建议定期更新WebLogic和操作系统,以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