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上优化WebLogic的JVM参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需要根据应用程序的内存需求和服务器的物理内存来确定JVM的堆内存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测试JVM的最大内存配置:
java -Xmx<size> -version
逐渐增大<size>
的值,直到执行正常或出现错误信息。
WebLogic的JVM参数可以通过编辑setDomainEnv.sh
(Linux)或setDomainEnv.cmd
(Windows)脚本来设置。以下是一些常用的JVM参数及其作用:
-Xms
和 -Xmx
:分别设置JVM的初始堆大小和最大堆大小。例如,-Xms256m -Xmx512m
表示初始堆大小为256MB,最大堆大小为512MB。-XX:MaxMetaspaceSize
:用于Java 8及以后版本,设置元空间的最大大小。-XX:NewRatio
:设置新生代和老年代的比例。例如,-XX:NewRatio=3
表示新生代与老年代的比例为1:3。-XX:SurvivorRatio
:设置新生代中Eden区与Survivor区的比例。例如,-XX:SurvivorRatio=8
表示Eden区与每个Survivor区的比例为8:1。-XX:UseG1GC
:启用G1垃圾回收器,适用于大内存多处理器服务器,可以减少GC停顿时间。选择合适的垃圾回收器对性能至关重要。G1垃圾回收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通过以下参数启用:
-XX:UseG1GC
除了调整JVM参数外,还可以优化Linux内核参数以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调整文件描述符限制:
# 临时修改文件描述符限制
ulimit -n 65535
# 永久修改文件描述符限制
echo "* soft nofile 65535" >> /etc/security/limits.conf
echo "* hard nofile 65535" >> /etc/security/limits.conf
优化TCP/IP参数:
echo "net.ipv4.tcp_tw_reuse=1" >>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tcp_fin_timeout=30" >> /etc/sysctl.conf
sysctl -p
内存设置:
-Xms
):建议设置为物理内存的10%-20%,但不超过2GB。-Xmx
):建议设置为物理内存的50%-70%,但不超过物理内存的80%。线程池配置:调整最小线程数和最大线程数以适应应用程序的负载。
连接池配置:调整数据库连接池的初始容量和最大容量。
缓存配置:启用缓存以提高应用程序性能。
日志配置:调整日志级别和日志文件大小。
TCP连接数调整:增加WebLogic的TCP连接数,以避免连接数满后出现连接错误。
本地I/O库的使用:尽量开启本地I/O库,以提高套接字复用器的效率。
执行队列线程调优:通过监控执行队列的吞吐量和队列中的等待请求数来确定理想的线程数。
在进行任何重大更改之前,建议先在测试环境中验证其效果,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受影响。调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