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系统和软件更新
定期更新Ubuntu操作系统、Apache、MySQL和PHP至最新版本,新版本通常包含性能改进、错误修复及安全补丁,能有效提升系统整体效率并减少潜在的资源浪费。
优化Apache配置
Event模式,适合高并发场景);修改/etc/apache2/apache2.conf文件,调整KeepAlive为Off(禁用持久连接,减少连接保持的资源消耗)、合理设置MaxRequestWorkers(根据服务器内存计算,避免过多并发进程耗尽内存)、MaxConnectionsPerChild(限制单个进程处理的请求数,防止内存泄漏积累)。mod_cache模块(缓存静态页面或动态内容,减少重复生成的开销)、mod_deflate模块(压缩HTML、CSS、JavaScript等传输数据,降低带宽占用,间接减少服务器处理负担)。a2dismod命令禁用未使用的模块(如status、autoindex等),减少Apache启动时的资源占用。优化MySQL数据库
EXPLAIN语句分析慢查询,优化SQL语句逻辑(如减少子查询、避免SELECT *)。/etc/mysql/my.cnf文件,根据服务器内存大小调整innodb_buffer_pool_size(InnoDB引擎缓冲池,建议设置为物理内存的50%-70%)、key_buffer_size(MyISAM引擎索引缓冲区,适合MyISAM表较多场景)、query_cache_size(查询缓存,适合读多写少场景)等参数,提高数据库缓存命中率。OPTIMIZE TABLE命令整理表碎片(尤其频繁更新的表)、定期分析表(ANALYZE TABLE)更新统计信息,帮助优化器选择更优的执行计划。优化PHP配置
OPcache(PHP内置,无需额外扩展)或APCu(用户缓存),缓存编译后的PHP脚本,减少每次请求的编译开销(可提升PHP执行速度2-10倍)。php.ini文件,根据应用需求合理设置memory_limit(如从默认的128M调整为256M或更高,但避免过高导致内存溢出)、max_execution_time(限制脚本最长执行时间,防止恶意脚本占用资源)。php_dismod命令禁用未使用的PHP扩展(如xdebug、gd(若无需图像处理)等),减少PHP启动时的内存占用。使用缓存技术
Memcached或Redis作为缓存服务器,缓存数据库查询结果、会话数据或页面片段(如热门文章、商品信息),减少对数据库的直接访问(可降低数据库负载30%-70%)。硬件与系统级优化
systemctl disable命令禁用不需要的系统服务(如cups(打印服务)、bluetooth(蓝牙)、avahi-daemon(局域网发现)等),释放系统资源。定期维护
/var/log/apache2/、MySQL的/var/log/mysql/)、临时文件(/tmp/)和缓存文件(如apt缓存/var/cache/apt/archives/),避免磁盘空间耗尽导致系统性能下降。SHOW INDEX FROM table_name),删除未使用或冗余的索引(过多的索引会增加写入时的开销)。htop(查看进程资源占用)、iotop(查看磁盘I/O)、vnstat(查看网络流量)、Prometheus+Grafana(可视化监控))实时监控服务器的CPU、内存、磁盘、网络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性能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