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FS在Linux系统中通过以下机制实现容错:
- 数据冗余
- 每个数据块默认复制3份,存储在不同节点,可通过配置
dfs.replication调整。
- 采用机架感知策略,副本分散在不同机架,避免单机架故障导致数据丢失。
- 心跳检测与故障发现
- DataNode定期向NameNode发送心跳信号,NameNode通过超时机制判断节点是否失效。
- 自动数据恢复
- 当检测到副本丢失,NameNode自动从其他节点复制数据块,维持副本数。
- 支持坏块检测与修复,通过校验和验证数据完整性,自动从副本恢复损坏数据。
- 元数据高可用
- 配置Active/Standby NameNode,通过ZooKeeper实现主备切换,确保元数据服务不中断。
- 使用共享存储(如JournalNode)同步元数据,保障故障时快速接管。
- 客户端容错
- 读取时自动切换副本,若某副本不可用则从其他副本读取。
- 写入时支持重试机制,确保数据成功写入。
- 其他机制
- 快照:支持创建文件系统快照,用于数据回滚和恢复。
- 纠删码(Hadoop 3+):替代部分场景的多副本,降低存储开销。
通过上述机制,HDFS在Linux环境中实现高可用性和数据可靠性,保障集群在节点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