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DNS反向解析:编辑SSH服务端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
,添加或修改UseDNS no
,避免SSH连接时进行域名解析(减少等待时间)。修改后重启SSH服务: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
。
禁用GSSAPI认证:在/etc/ssh/sshd_config
中注释GSSAPIAuthentication yes
和GSSAPIDelegateCredentials no
两行(或设置为no
),避免不必要的身份验证流程。重启SSH服务使更改生效。
优化密钥交换算法:在/etc/ssh/sshd_config
中设置KexAlgorithms curve25519-sha256@libssh.org
(优先使用高效椭圆曲线算法),提升密钥交换速度。修改后重启SSH服务。
启用SSH2协议:在SecureCRT会话选项中,进入Session Options -> Connection -> SSH
,确保Protocol version
选择SSH2
(SSH2比SSH1性能更好、安全性更高)。
开启SSH压缩:在Session Options -> Connection -> SSH -> Advanced
中,勾选Compress data
(压缩传输数据,减少网络带宽占用,适合低带宽环境)。
调整TCP/IP参数:在Session Options -> Connection -> TCP/IP
中,勾选Enable TCP keepalives
(保持连接活跃,避免因超时断开);设置Receive buffer
和Send buffer
为8192
或更高(增大缓冲区,提升数据吞吐量)。
简化界面效果:关闭窗口透明度(Options -> Global Options -> Appearance
),减少显卡渲染消耗;使用简单颜色方案(如黑白或单色),降低系统资源占用。
增大回滚缓冲区:在Session Options -> Terminal -> Emulation
中,将Scrollback lines
设置为5000
以上(保留更多历史输出,避免频繁滚动卡顿)。
禁用不必要功能:关闭SecureCRT的Advanced
功能(如Dynamic window title
、Mouse reporting
),避免后台进程占用资源。
调整TCP内核参数:编辑/etc/sysctl.conf
,添加以下参数优化网络性能:
net.ipv4.tcp_tw_reuse = 1 # 允许复用TIME-WAIT状态的连接
net.core.rmem_max = 16777216 # 接收缓冲区最大值
net.core.wmem_max = 16777216 # 发送缓冲区最大值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 防止SYN洪水攻击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 扩大本地端口范围
应用更改:sudo sysctl -p
。
使用SSH密钥认证:在SecureCRT中配置SSH密钥对(Options -> Global Options -> SSH -> Authentication
),替代密码认证(更安全且减少密码输入延迟)。
保持SecureCRT更新:使用最新版本的SecureCRT(新版本通常修复了性能Bug并优化了连接效率)。
检查网络环境:确保Ubuntu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网络稳定(避免高延迟、丢包),可使用ping
或traceroute
工具排查网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