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主机名设置最佳实践
主机名需满足以下技术规范,确保系统兼容性与稳定性:
主机名应具备描述性与可读性,便于团队识别与管理。常见命名模式包括:
webserver
(Web服务器)、db-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mailgateway
(邮件网关);NYC-DB01
(纽约数据中心第1台数据库服务器)、LON-WEB03
(伦敦第3台Web服务器);k8s-master-01
(Kubernetes主节点)、spark-worker-05
(Spark工作节点);server1
、node
),尽量让名称直接反映其角色。主机名设置需同步修改两个核心文件,确保本地与网络解析的一致性:
设置静态主机名(永久生效):
使用hostnamectl
命令(systemd自带,推荐方式)修改静态主机名,该命令会自动更新/etc/hostname
文件(系统启动时读取):
sudo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your-hostname.example.com # 推荐使用FQDN
验证命令:hostnamectl status
(显示“Static hostname”字段)。
更新本地DNS映射(避免服务故障):
编辑/etc/hosts
文件,将静态主机名(短主机名与FQDN)映射到回环地址127.0.1.1
(Ubuntu官方约定,避免与127.0.0.1
的localhost冲突):
sudo nano /etc/hosts
修改后内容示例:
127.0.0.1 localhost
127.0.1.1 your-hostname.example.com your-hostname # 短主机名与FQDN同行
保存后无需重启,直接生效(或运行sudo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hostnamed
强制刷新)。
sudo hostname new-name
命令仅临时修改当前会话主机名(重启后失效),无法满足长期运行的服务需求;localhost
、admin
、root
等系统保留关键字,防止与系统服务或命令冲突;ping your-hostname
或nslookup your-hostname
命令验证本地与网络解析是否正确,确保服务(如SSH、Nginx)能正常识别主机名。web-01
,有的用server-web-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