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AMP(Linux, Apache, MySQL, PHP)环境中加固Linux系统是确保服务器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步骤。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加固措施:
账户安全
- 清理无用账户:删除或锁定不再使用的账户,减少潜在风险。
- 限制root账户远程登录:实施强密码策略并定期更换密码。
- 使用SSH密钥认证:取代传统的密码登录方式,提高安全性。
SSH服务加固
- 修改默认端口:避免使用22号标准端口,减少自动化攻击。
- 禁用SSHv1协议:该协议已被证明存在安全漏洞。
- 登录失败锁定机制:防止暴力破解攻击。
系统服务精简管理
- 禁用不必要服务:如telnet、rpcbind等,降低攻击面。
- 使用systemctl管理:确保系统只运行必要的功能。
防火墙配置
- 使用firewalld或iptables:仅开放必要的业务端口,对高危端口实施IP白名单限制。
文件权限严格把控
- 关键文件权限控制:如/etc/passwd和/etc/shadow。
- 使用chattr保护配置文件:防止重要配置文件被篡改。
- 定期校验文件完整性:确保数据不被非法篡改。
优化内核参数
- 启用SYN洪水防护:防止SYN Flood攻击。
- 禁止ICMP重定向:增强网络安全。
- 限制核心转储:防止核心转储被滥用。
日志审计与入侵检测
- 集中化日志服务器:使用auditd审计关键系统调用。
- 日志轮转与归档:使用logrotate管理日志。
- 部署入侵检测工具:如OSSEC或AIDE,建立文件完整性监控机制。
定期安全更新与备份
- 自动安全更新:使用yum-cron或unattended-upgrades。
- 系统备份策略:全量备份与增量备份,确保数据安全并定期进行恢复演练。
强化访问控制与安全基线核查
- 启用SELinux或AppArmor:实施强制访问控制。
- 安全基线核查:使用lynis工具持续监控系统的安全状态。
其他建议
- 选择安全的Linux发行版:避免使用与systemd机制的发行版,使用musl作为默认的C库。
- 内核加固:选择稳定的LTS内核,使用Sysctl进行内核配置。
- 监控和日志记录:启用并配置系统日志记录,使用工具如tail -f /var/log/syslog或journalctl实时查看日志。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显著提高Linux系统的安全性,减少受到攻击的风险。请注意,安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定期评估和更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