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防火墙(如iptables、firewalld等)能防止多种网络攻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基础防御类攻击
-
SYN Flood攻击:
- 利用TCP协议三次握手的特性,发送大量伪造的SYN请求,耗尽服务器资源。
-
UDP Flood攻击:
- 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UDP数据包,导致服务过载或崩溃。
-
ICMP Flood攻击:
- 发送大量的ICMP Echo Request(ping)请求,造成网络拥塞和服务中断。
-
Port Scan攻击:
-
DoS/DDoS攻击:
-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通过控制大量僵尸网络向目标发起攻击。
应用层攻击
-
SQL注入:
- 防止恶意SQL代码注入到数据库查询中,保护数据安全。
-
跨站脚本攻击(XSS):
- 阻止攻击者在网页中插入恶意脚本,窃取用户信息或进行其他恶意操作。
-
跨站请求伪造(CSRF):
-
文件包含漏洞:
协议层面的攻击
-
IP欺骗:
-
ICMP重定向攻击:
其他高级防御
-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IDS/IPS)集成:
- 结合IDS/IPS功能,实时监控和分析网络流量,自动拦截可疑活动。
-
访问控制列表(ACL):
- 定义精细的访问规则,限制特定IP地址或网络段的访问权限。
-
日志审计:
- 记录所有网络活动和防火墙规则变更,便于事后分析和追踪问题。
注意事项
- 防火墙配置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环境。
- 单纯依赖防火墙可能不足以防御所有类型的攻击,应结合其他安全措施如入侵检测系统、安全补丁管理等。
- 在实施防火墙策略时,务必谨慎,避免误伤正常业务流量。
总之,Linux防火墙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抵御多种常见的网络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