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系统进行更新或升级时,有几个关键的注意事项需要考虑,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下是详细的注意事项:
制定操作系统的更新清单
- 清单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类型、版本、系统中的IP地址等。
- 重要性:有助于清晰地了解哪个系统需要更新什么,特别是对于使用多台服务器的情况。
定期修补
- 检查频率:通常每月至少检查一次补丁和更新,有时可能需要每周一次。
- 关键补丁:定期检查并应用最新发布的关键补丁。
- EPEL存储库:在具有EPEL存储库的CentOS服务器中,使用
yum -plugin-security
软件包来安装安全更新。
安排自动修补
- 自动更新:使用
yum-cron
软件包通过yum
自动执行安全更新。
- 配置:安装软件包后,启动并启用
yum-cron
服务,并修改/etc/yum/yum-cron.conf
文件以进行自动更新。
从可靠来源下载补丁
- 可靠性:从官方网站或可信的第三方来源下载更新或修补程序的软件包。
- 验证:使用GPG密钥签名验证文件的真实性。
根据严重性确定补丁的优先级
- 评估漏洞:评估漏洞的严重程度和减轻每次攻击的成本,确定优先级。
- 优先顺序:明确哪些是关键补丁,哪些是需要紧急修复的。
测试补丁
- 测试环境:在应用补丁之前,在测试环境中进行测试。
- 重启需求:了解修补是否需要重启服务器,并计划在固定时间段进行修补。
安排停机或维护时间窗口
- 维护窗口:预定维护窗口通知客户更新时间,尽量在非高峰时段进行。
- 减少影响:以减少对客户的影响。
备份重要数据
升级内核的特别注意事项
- 选择版本:尽量选择stable(稳定版)或者longterm(长期支持版),主线版本不适合在生产使用。
- 版本共存:CentOS可以多内核版本共存,不建议删除旧版本内核。
- 配置仓库:配置elrepo仓库以安装长期支持版本内核。
- 更新GRUB:更新GRUB配置并设置为默认启动项。
- 手动设置内核版本:如果无法看到启动界面,可以使用
grub2-set-default
命令手动设置内核版本。
系统更新和升级步骤
- 配置软件源:确保系统配置了正确的软件源。
- 更新软件包索引:使用
yum makecache
命令。
- 列出可更新的软件包:使用
yum list updates
命令。
- 更新软件包:使用
yum update
命令。
- 重启系统:使用
reboot
命令应用更新。
- 检查系统版本:使用
cat /etc/redhat-release
和uname -sr
命令检查当前系统版本和内核版本。
升级系统步骤
- 更新软件包列表和已安装的软件包:使用
sudo yum update
命令。
- 检查更新:使用
sudo yum check-update
命令。
- 安装预升级助手和升级工具:使用
sudo yum install preupgrade-assistant redhat-upgrade-tool
命令。
- 运行预升级助手:使用
sudo preupgrade-assistant --force
命令检查系统兼容性。
- 执行升级操作:使用
sudo redhat-upgrade-tool --network 7 --instrepo http://mirror.centos.org/centos/7/os/x86_64/ --cleanup-post
命令进行升级。
在进行任何升级操作之前,请务必备份重要数据和配置文件,以防升级过程中出现意外导致数据丢失或系统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