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在Linux上的存储优化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层面的配置和调整。以下是一些关键的优化方法:
vm.swappiness = 0:禁用交换分区,提高内存使用效率。vm.dirty_background_ratio 和 vm.dirty_ratio:控制脏页面的写回策略。vm.dirty_expire_centisecs 和 vm.dirty_writeback_centisecs:设置脏页面写回的时间间隔。shmall 和 shmmax:根据系统内存大小设置共享内存段的大小。kernel.sem:设置信号量的参数,控制并发访问。net.core.rmem_default 和 net.core.rmem_max:设置接收缓冲区的大小。net.core.wmem_default 和 net.core.wmem_max:设置发送缓冲区的大小。fs.aio-max-nr:设置异步IO的最大请求数。file-max值和Oracle进程数设置合适的文件句柄数量。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显著提高Oracle数据库在Linux上的存储性能。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优化措施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系统环境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优化效果。